機床上下料的自動化完成方法主要有桁架機械手和關節機器人這兩種方法。之前看的比較多的是桁架機械手,有人說自動上下料難點在于工位的安置,也便是產線的規劃問題,許多公司要求緊湊化生產,Z常見的是U字型和圓盤式循環型。車間不夠大,毛坯流進,制品流出的管理和轉移都是比較費空間的。
今日來看一下關節機器人為應對這些問題有什么優缺點。
關節機器人——用于機械加工機床上下料的關節機器人選用的軸數一般為6軸,重復定位精度為±0.06mm,常用的負載重量在10-50kg。
機床上下料機器人一般分為1對1、一對二(機床面對面擺放)、一對三(機床擺制品字形),假如想要一臺關節機器人對多臺機床上下料,需要加上地上軌跡,可完成一臺關節機器人對多臺機床自動上下料。
關節機器人Z 大的優點便是靈活性強,不受機床結構的約束,能適用許多機床??蓱玫囊幠V泛,除了用在機床上下料,關節機器人還可應用于打磨、拋光、焊接、裝配、轉移碼垛等領域。
相對于桁架機械手而言,關節機器人占用的場所空間較大,它的臂展(工作規模)有限,一臺機器想要工作規模加大的話必須加裝它的行走軸,所以關節機器人的價格較高。
以上便是關節機器人的優缺點,加工企業要從車間設備布局、機床的結構、產品的標準和工藝特點來選擇。一起要選擇一家有經驗有實力的機械手廠家來規劃和完成自動化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