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網導讀:二十四節氣,是歷法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一歲四時,春夏秋冬各三個月,每月兩個節氣,每個節氣均有其獨特的含義。廿四節氣準確的反映了自然節律變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那么到底二十四節氣中雨水的含義是什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十四節氣中雨水的含義是什么 古人說:“東風解凍,冰雪皆散而為水,化而為雨,故名雨水?!边@個節氣的特別之處是降水開始增多,萬物開始萌動,禾苗有了雨水的滋潤而生長。從雨水節氣開始,天氣逐漸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降雪減少,降雨漸多。意味著春天來到了。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330°,每年公歷2月18-20日交節。雨水和谷雨、小滿、小雪、大雪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雨水節氣標示著降雨開始、雨量漸增,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適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很重要。 我國古代將雨水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勸?!贝斯潥?,水獺開始捕魚了,將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后食的樣子;五天過后,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再過五天,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隨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從此,大地漸漸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雨水季節,北方冷空氣活動仍很頻繁,天氣變化多端。人們常說的“春捂”,是古人根據春季氣候變化特點而提出的穿衣方面的養生原則。初春陽氣漸生,氣候日趨暖和,人們逐漸去棉穿單。但此時北方陰寒未盡,氣溫變化大,雖然雨水之季不像寒冬臘月那樣冷冽,但由于人體皮膚腠理已變得相對疏松,對風寒之邪的抵抗力會有所減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因此,大家應該注意身體保健,避免這個時候招病。 雨水時節空氣濕潤,又不燥熱,是養生的好時機,當然調養脾胃應首當其沖,由于此時氣候較陰冷,可適當進補,如蜂蜜、大棗、山藥、銀耳等。此時早晚仍然較冷,風邪漸增,常見口舌干燥現象,宜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少食油膩之品。 |